《经效产宝》分上中下三卷,续编一卷。上卷论妊娠和产难诸病,中卷和下卷述产后诸证。续篇包括周颋传授济急方论凡四方、濮阳李师圣施郭稽中论二十一证十六方、产后十八论凡九方,以补充《产宝》之不足。妊娠方面强调辨证论治,指出母病动胎,但疗母疾,其胎自安;胎有不坚而损母者,但疗胎疾则母瘥;成为历代医家治疗妊娠病的基本原则。其论以当归、川芎二药检验胎儿死活之法(“死即下,活即安”),是产科第一首既可下死胎又可安活胎的诊断性治疗方。书中提出观察母体颜面唇舌色泽变化以判断胎儿存亡和母体安好的诊断方法;首创“擀心下”(按摩子宫)与口服药结合,以治疗并预防产后出血;重视问诊和预防为主,强调分娩后问出血情况以测预后;重视母乳喂养;提出产后急诊的治疗方药等;对后世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4、《经效产宝》引书考证
《经效产宝》中保留了很多早期文献的内容,其中明确标明出处的引文有《小品》2处,《广济》6处,《集验》5处,《经效》13处,张仲文1处,张文仲l处,《千金》10处,《千金翼》2处,《必效》2处,深师方1处,《救急》2处,崔氏2处,《古今经验》1处,《古今录验》1处,黄君正方1处。
《经效产宝》引用的这些文献大部分已经亡佚,据笔者考证,《小品》当是陈延之的《小品方》,《广济》当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广济方》,《集验》疑为北周姚僧垣的《集验方》。张仲文和张文仲疑为《张文仲方》,张仲文可能是张文仲的误写。《千金》和《千金翼》应为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必效》疑为唐代孟诜的《必效方》;深师方应是南北朝僧深的《深师方》;崔氏疑为唐代崔知悌的《崔氏纂要方》。《古今经验》和《古今录验》疑为唐代甄权的《古今录验方》,《古今经验》为《古今录验》的误写。《经效》、《救急》和黄君正方尚无资料可考。
通过与《医心方》中引用《医门方》的内容对比,《经效产宝》还可能引用了《医门方》的内容。马继兴先生在“《医心方》中的古医学文献初探”一文中认为:“此书名疑即《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所记《医门秘录》五卷的略称,为道士梅崇献撰。在《新唐书·艺文志》中称为‘《梅崇献方》五卷’者。”
另外,《经效产宝》正文中有很多方论是以“论日”开头,这部分论述内容与《诸病源候论》内容相同或相似。由此可见《经效产宝》也引用了大量《诸病源候论》的内容,也是一部医经和经方融合的代表性著作。
5、《经效产宝》佚文
《经效产宝》作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妇产科专著,在一段时期曾经亡佚过,后婺源张金城购得日本所刻唐节度使随军昝殷撰集《经效产宝》书版,此书才得以再次流传。该书后世医家引用甚多,这些古籍中保留的内容很多是现存《经效产宝》中没有的内容,可以作为《经效产宝》辑佚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朝鲜的《医方类聚》,该书引用了大量的《产宝》原文,而且文献来源可能早于国内常见版本的《经效产宝》,对《经效产宝》的文献研究十分重要。另外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引用《产宝》24处,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产宝》25处,宋代妇产科专著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对该书也引用颇多,这些书中都保存了大量《经效产宝》的佚文。
|